这些事情,在郭敬的信中被描写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,一个朱祁镇忠臣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 但刘安能杀吗?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。
 不能。
 刘安是前代广宁伯刘荣的三子,刘荣是谁,初为徐达麾下总旗,后进入燕王府,被朱棣授予密云卫百户,靖难之时,屡为先锋,一路从授都指挥佥事、都指挥使、都督佥事,朱棣北伐之时,刘荣历来都是先锋,人是燕王靖难集团的原始股持有者。
 如今情况特殊,主要战犯朱祁镇还在也先军营里,次要战犯成国公朱勇还没处理,就因为从大同跑回来就把刘安给砍了,恐怕天下将领心中都得颤三颤。
 而且,于谦方才说的那句,怕刘安畏罪***,所以给扔到诏狱,也很有意思。
 要畏罪***的人扔到诏狱,就不会畏罪***了吗?
 于谦分明是怕刘安让人给“被***”了,将刘安给丢到诏狱,其实是在保护刘安。
 “大同那边,刘安走后,大同防务是谁负责?”
 思索了好一会儿后,朱祁钰看向于谦问道。
 “回陛下。”
 听到朱祁钰问到了关键点上,于谦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开口道。
 “刘安虽说是擅离职守,但在离开前,他将大同总兵印信都交给了大同参将郭登,其部所属京营兵权也全都交给了郭登。”
 “臣以为,朝廷当下诏命郭登挂征西前将军印充大同总兵官。”
 “此外,陛下登基之事,当要速速传达天下,以防也先挟上皇威胁边镇。”
 “你说的是。”
 听到于谦的话,朱祁钰点了点头。
 给郭登正名,大同上下才能一条心的守住大同。
 而后面将他登基为帝的消息传播快速传播天下,就是给边关将领们解套了,免得也先再让朱祁镇给其他镇送上一道升官封爵的圣旨,再把主将给逼跑了。
 转头看向舒良,朱祁钰开口到。
 “准备纸币,让于尚书在这里就写一道奏章,朕现在就批了。”
 “奴婢遵旨。”
 答应一声,舒良连忙去准备东西。
 “临阵斩将,军家大忌。”
 看了眼正在研墨的数量,朱祁钰看着于谦说道。
 “朕想让刘安去带一旅,于尚书觉得如何?”
 “臣以为,当让刘安守东直门。”
 听到朱祁钰的话,于谦连忙开口道。
 “刘安之事,古今罕见,既要严惩,又要防止伤到军心,但刘安到底是见过上皇的人,不得不防。”